应对白羽鸡价格暴跌 “管理战”与“信息战”成关键

KD资讯 2025-02-13 15:16:03 8阅读 0评论

应对白羽鸡价格暴跌 “管理战”与“信息战”成关键

  近期,部分地区白羽鸡养殖行业的价格暴跌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。山东部分区域白羽肉鸡毛鸡报价跌至10元4斤,创近5年新低。许多养殖户面临严重亏损,部分小规模养殖户甚至计划退出市场。然而,这一切并非单纯的市场供需失衡,背后更多的是管理不善与信息滞后的深层次问题。对于养殖户来说,要减少亏损并度过行业低谷,必须从“管理战”和“信息战”两个方面着手,提升应对能力。

  首先,价格暴跌背后隐藏着管理上的缺陷。在当前价格低迷的环境下,养殖户的亏损并非仅仅是因为市场供过于求,更因为很多养殖户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时,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策略。尤其是对于小规模养殖户,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调整生产计划或储备资金应对价格波动。反观圣农发展(SZ002299,前收盘价14.26元,市值177.25亿元)等业内龙头,在面临价格波动时,采取了积极的成本控制措施和产品结构调整,尤其是在种禽端和产品端的迭代升级,通过优化料肉比来降低养殖成本。这种管理上的灵活应对,使得公司在产业链中保持了一定的竞争优势。

  有鉴于此,养殖户首先需要加强对养殖成本的管控,尤其是饲料成本的管理。提高养殖的技术水平,提升成活率,是降低单位成本、增加盈利空间的重要途径。对于已经存在亏损的养殖户,建议暂时控制出栏节奏,避免在价格暴跌时盲目出栏,以减少亏损。在价格回升时再适量出栏,尽量减少被市场价格“割韭菜”的风险。

  其次,这场价格战背后,信息的获取与分析同样至关重要。在当下信息透明度极高的市场环境下,能否快速掌握市场动向,预判未来趋势,往往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在波动中保持优势。比如,节前,由于国外禽流感肆虐,部分养殖户过度乐观地认为价格将会上涨,从而提前加大了出栏量,导致节后市场出现供应过剩。如果能够掌握更全面的信息,及时调整生产计划,或者在国内外不同市场之前调配产能,就有希望避免大规模亏损。

  面对这种局面,笔者认为,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。虽然国内市场供应过剩,但日本、韩国近期禽流感肆虐,其国内甚至“无鸡可烤”,对白羽鸡产品需求旺盛,并且利润较高。部分大公司,如春雪食品(SH605567,前收盘价8.90元,市值17.8亿元)就通过出口业务实现了较为稳定的收入。如果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等能够积极组织养殖户抱团“出海”,在不同市场之间优化资源配置,无疑将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。

  总之,当前白羽鸡行业面临的价格波动考验了养殖户的应变能力。在价格战的背后,更多的是一场“管理战”和“信息战”。养殖户要减少亏损,必须通过提高管理水平、加强信息获取和市场预判、寻找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提高抗风险能力。与此同时,“管理战”和“信息战”不仅仅存在于企业层面,行业的整体改善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的共同努力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KD资讯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验证码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8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目录[+]